如何避免职业倦怠症?

感觉现在对工作慢慢失去激情了,有点不想上班了,但是不上班又没钱,感觉每天浑浑噩噩混日子了,怎样才能恢复之前的工作动力呢
已邀请: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木头人

总的来说,职业倦怠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工作负荷过大。隔壁老张忍加班三个月之后身心俱疲,精神恍惚,连老板都懒得搭理。
缺乏对工作的控制感。刑警小陈去做卧底天天提心吊胆在天桥打电话给上司黄sir,说“见面?你想我死啊?警察局里有内鬼!……我去干什么?我去看心理医生!我心理变态啊就这样!”
报酬低。隔壁老王贡献了一个改变世界级的创意,老板很开心一咬牙一跺脚奖励他300块,老王表示之后干啥都提不起劲来了。县级市干部范总面对老乡提来的大枣花生对秘书大发脾气:“你们就拿这个考验我?哪个干部经不起这样滴考验?!”(摔……)
不公平感。“我要见园长!我为园里立过功、我为游客买过萌,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下面是正经的:

从认识和感知的角度讲,职业倦怠无疑是一种主观体验。不过,导致这种主观倦怠感的原因既可能是主观的,也可能是客观的。

主观的原因指的是,那些并非直接来源于工作本身,或并非与工作有关的因素导致的对工作的倦怠感,以及工作满意度的降低。比如,个人兴趣的转移、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其他事务的干预所导致的情绪低落等。这些都可能左右个体的情绪,从而影响工作满意度,降低幸福感,产生工作倦怠。

兴趣的转移可能是导致工作倦怠的直接诱因。除了个人能力匹配外,兴趣一般被认为是个人从事某项工作的原始动力之一。一旦兴趣发生转移,个体对原本工作的积极性就会降低,任何由非兴趣带来的任务或工作都可能遭到来自个体主观上的排斥。在这种情况下,无法避免的非兴趣工作显然无法带给个体愉快的体验。这种情况导致的倦怠感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久的,取决于兴趣转移与回归之间的时间关系。

相对剥夺感也可能导致工作满意度的降低,带来工作倦怠感。相对剥夺感可能是情感上的,也可能是收入上的。情感上的相对剥夺,比如上司对于自己能力相当甚至不如自己的同事格外器重,从而给个体带来情感上的挫败感,工作积极性将因此受到影响。而收入上的相对剥夺通常是同类职业间的相互比较产生的结果。这两种相对剥夺感,是现代职业倦怠最常见的诱因。

其他事务的干扰也可能给个体带来职业倦怠感。这里所说的其他事务的干扰通常指的是来自工作以外的其他事务。比如家庭、生活等事务。这些事务所带来的或情感、或时间上的干扰,可能导致个体工作注意力的降低,工作压力的骤然提升。当然,这类原因导致的职业倦怠感通常是短暂的,容易克服的。

客观的原因指的是,那些直接来源于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对个体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影响。比如,工作任务和内容的频繁变换、个人能力与工作要求的匹配程度、社会评价与比较的压力、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等。

工作任务和内容的频繁变换可能导致个体对工作本身的掌控度降低。要应付频繁变换的工作内容要求需要个体付出更多的精力。这无疑会给个体带来工作上极大的压力。这往往是导致从业人员产生职业倦怠的直接原因。

个人能力与工作要求的匹配也是个体感受到工作压力的重要原因。比如,Maslach 等人认为,个体与工作不匹配程度越高,个体体验到的倦怠就越严重。当员工与工作环境中工作负荷、控制感、报酬、沟通、公平、价值观等方面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长期不匹配时,就会产生倦怠,失配时间越长,失配方面越多,产生倦怠的可能性就越大。

职业、社会评价和比较带来的压力感也可能给个体带来工作上的额外负担,造成职业倦怠感。Hobfoil 认为,工作要求过高容易导致倦怠。工作要求主要包括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压力事件、过重的工作负担和紧张的工作气氛等等。这类职业倦怠通常在职称评定和职业晋升过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努力——回报之间的差异也是造成工作倦怠感的客观原因之一。Siegrist 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工作倦怠的“努力——回报模型”。他指出,当“投入”超过“产出”时,往往容易产生工作倦怠。Brissie 等也发现,教师的个人回报感越强,工作倦怠水平越低。


 
关于职业倦怠的干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认知的改变,要求个体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不因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而产生倦怠;
(2)以更积极的方式应对问题而不是逃避;
(3)归因训练,使个体成为更加内控的人;
(4)更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尽最大可能改变环境;
(5)单位对个体的扶持与关怀;
(6)社会对个体的宽容与理解;
(7)合理的饮食和锻炼。既往研究发现,对工作的期望值高而成功的可能性低、个体低努力程度、低自信、外控、逃避、A 型行为、神经质人格特质等都将影响职业倦怠的产生和发展。基于此,Pines 和ronson提出了以放松训练进行个体干预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认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社交训练、压力管理以及态度改变,增加个体对工作场所的应对能力。干预训练的有效性检验表明,通过放松技巧、认知重建和社交技巧等应对技巧的训练,职业倦怠的核心——情绪衰竭被证实确实减少。
 

文中个别有作者的观点的文献来源:
赵崇莲、苏铭鑫: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8
作者:任树正

游侠儿

游侠儿 - 是非真假一座桥,轮回几多一人少

赞同来自: 木头人

首先想说明一下,职业倦怠与职业耗竭密切相关,但有所不同。
职业倦怠是员工面对压力所形成的生理或心理的疲劳状态。而职业衰竭,对人的影响则要严重的多。

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许多从事第三产业的员工,由于过度的职业压力,陷入精神疲劳、工作情绪抑郁状态,甚至出现了猝死(包括自杀)。美国精神科医生弗罗登伯格把这种状态形象地称为“精疲力竭综合征”(Burn-out),即职业衰竭。从本质上来说,职业倦怠与职业耗竭都是职业压力的不同表现形式。
职业衰竭的表现包括心理症状和躯体症状。

心理症状有:
失去振奋自己的能力,无法投入精力的,缺乏移情能力和责任感
对工作没有兴趣,冷漠
对自己产生怀疑,对自己,工作,社会和生活持消极态度
易怒,情绪不稳定,缺乏耐心
无法缓解的疲劳,没有兴趣,失去乐趣,直至发展成严重抑郁症

躯体症状有: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早醒),食欲障碍(吃的太少或太多),消化不良,颈肩腰背的酸痛不适,头疼头晕,胸闷,心悸,心痛等。

值得说一句的是,职业衰竭很可能是很多疾病的潜发诱发因素。比如:冠心病,高血压,偏头痛,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甲亢,性功能障碍,不孕或不育,以及某些癌症。

职业倦怠是由职业压力导致的,职业压力除了源于工作场所中的诸多因素外,还有一些个人因素相关。在这里谈一些与个人关系比较明显的压力源。

1.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是重要的压力源,完美主义最不完美的地方是这种心态是多种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 完美主义者总是为自己设置永远也无法达到的目标,在无法达到后对自我产生怀疑,从而产生挫败感以及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个人能力的发挥和自信心。

2.过度付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当付出多于回报时,人们会产生不公平感。在工作中,你可能会感到现在的职位,薪酬与你的付出不匹配,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晋升和更高的薪水。同时,你可能会觉得目前的工作缺乏精神层面的福利,没有学习提升的机会,体验不到成就感,这些都会使人情绪低落,对组织,工作,领导,同事产生抱怨情绪,逐步发展为愤世嫉俗,降低工作效能。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工作期望过高的员工是职业枯竭的高危人群。

3. 缺乏控制感

当员工对某种情况缺乏控制时,所产生的紧张程度加深。有人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实验要求中年健康的志愿者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例如在实验室的环境下画出物体的镜象。这些志愿者或者必须按照一个特定的方案,在一个他们几乎不能控制的环境下完成任务,另一组,则得到允许,使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任务。那些必须按照由外界确定条件来完成任务的志愿者心跳和血压都因压力大而大幅上升,而得到允许确定他们自己工作节奏的志愿者上升幅度则小得多。缺乏控制增加了紧张程度,加大了心血管的反应强度。另外,得到允许确定他们自己工作节奏的人完成任务的准确度要。

缺乏控制一直被看作工作不令人满意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也为普通员工为什么比主管们更容易患上工作压力引起的病症提供了一种解释。

如果工作既多又缺乏控制,那么两者加在一起就更为可怕。研究证明,最令人紧张的工作是那些要求又高(工作量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控制水平又低(不知如何和何时才能完成)的任务。
4 .缺乏社会支持

工作枯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员工长期持续感受到较大的源自社会变迁,组织变革,工作和家庭平衡,职业发展,人际关系,角色认知和角色冲突等方面的工作压力。

应对这些压力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

然而,现实却是承受着各方面巨大的压力,同时却缺乏来自家人,领导,同事等方面的支持,支持系统陷于瘫痪,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 缺乏有效支持系统的员工更容易产生枯竭现象。
压力是组织与个人共同的敌人,因此,做好职业压力管理,需要组织与个人的积极参与。
压力管理是个很大的话题,涉及情绪管理,时间管理,行为管理,健康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实在难以简单论述。在这里我介绍两个很实用的缓解压力带来的紧张感的小方法——想象和放松。

想象练习:
人们在遇到压力事件时,往往会在心中预想自己该如何去应对这些事件,但这些预想却往往因情绪的干扰而更多倾向于悲观和沮丧,这种悲观沮丧的情绪又进一步影响了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真正遇到压力性事情之前,我们已经就开始感到压力了。因此,采取想象式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可能引发压力的困难情形。

应对式想象:
1. 想象一个你对此感到压力很大的情境。
2. 记下这个情境中最能给你带来压力的方面。
3. 提出一些方法来解决这些困难。
4. 现在仔细想象自己正处于这个可怕或糟糕的情境中。慢慢地勾画出每个预料到的困难出现时你都在应对它。反复这个过程3-4次。
5. 第四步可以每天都进行练习,特别是在你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很大压力时(比如见重要客户,或做一份报告)。

对很多人来说,第3次可能有些困难,因为他们自己可能找不到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建议你向有经验的同事,朋友或家人一起讨论,以得到帮助。

需要记住的是,应对式想象是要求你去“应对”那些你可能最担心,最害怕的事情,而不是要怎么回避。

时间投射式想象:
有时人们会在压力状态下(如失业,考试不及格,失恋等)感到绝望,时间投射式想象可以帮助你对发生的事情有一个正确的看法,这种方法是消除愤怒,消除痛恨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1. 想象一个你感到压力很大的问题或情境。
2. 想象自己未来3个月后的生活。到那时,你目前的问题还会一样有压力吗?
3. 想象自己未来6个月的生活。到那时,你目前的问题还会一样有压力吗?或者,它还一样重要吗?你觉得自己会过的好吗?
4. 想象自己未来12个月的生活。 到那时,你目前的问题还会一样有压力吗?或者,它还一样重要吗?你觉得自己会过的好吗?
5. 想象自己未来2年的生活。到那时,你目前的问题还会一样有压力吗?或者,它还一样重要吗?你觉得自己会过的好吗?
6. 想象自己未来5年的生活。你对问题的记忆和重视还没消退吗?如果你仍然发现很难想出一个美好的未来,那就想象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改变,比如,换了新的职业,交到了新的朋友。

学会放松
放松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和紧张给身体带来的不适感,对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很有益处。

阪森式放松
1. 如果有可能,找一块没有躁音的地方,将光线调暗,同时确保你不会被打扰。
2. 在一个舒适的地方,躺下或安静的坐着。
3. 闭上双眼。
4. 进行肌肉放松。想象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在放松,从头部开始,一直到足尖。
5. 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自然地用鼻子吸气,用口呼气。注意在吸气和呼气时不要抬肩,平缓而深长的呼吸即可。
6. 每次呼气时,心中默念一个数字(比如1)。
7. 重复5-20分钟。
8. 在你认为合适的时间点上结束练习,睁开双眼。
 
本文来源:知乎袁小麦
很多职业怠倦症都是由于长期一成不变的工作引起的,我们在工作中要多学习,多去接触同行业的人员,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木头人

木头人

赞同来自:

有了钱一直享乐也不一定会很快乐,为何那些福布斯财富榜的人老早就财务自由了,但大都却还是在工作?  
 
无论是比尔盖茨还是马云,他们之前都有过“退休”享受生活的想法,然而后来,前者一直专注于慈善事业,后者每年出差、演讲、思考的问题,换算成工作量远高于常人。  
至于乔布斯就更不用说了。   
 
你可能会用“有理想、有追求、与众不同”这些漂亮词汇来给他们赋予伟大的品格。  
其实,哪有那么高深,理由很简单:他们只是发现,工作本身比休闲娱乐更快乐罢了。  
 
“休闲娱乐”带给人的快乐性质与金钱类似,都属于“外部奖励”,很容易产生“刺激适应性”,会使人心生厌恶。
 
对于绝大多功成名就的人,无论是乔布斯、比尔盖茨、马云或是布林、马斯克等……他们看待金钱的方式与一般人不同:
对他们而言,工资不过就是工作之余的附加奖励,真正激励他们投入的从来都是工作本身。
 
说到改善方法:
  • 为目标赋予宏观意义,意识到自己属于宏伟事业的一部分 
  • 为每天的工作任务设定挑战点、及时反馈 
  • 将工作成果可视化 

 
没有无趣的工作,只有无趣的人。

参与讨论请先登录注册